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的探讨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4/12/24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兴起,各行各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变革,其中,医疗领域也迎来了管理效率与成本控制的新纪元。医用耗材,作为医疗成本构成中的关键环节,其管理优化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至关重要。


医用耗材依据其价值与重要性被精细划分为高值耗材与低值耗材两大类别。高值耗材,因其高昂的价格和关键的临床作用,早已步入条码化管理的先进行列。从耗材的初始申请、入库登记、出库分配,直至最终的临床使用,每一个环节都通过统一的耗材编码和细致的分类体系,实现了条码技术的全程追踪。这一严格的管理流程不仅确保了高值耗材的精准管控,还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比之下,低值耗材则因单价较低而常常在管理中被边缘化,长期处于一种相对松散的状态。然而,随着医疗成本控制的日益严格和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低值耗材的管理改革也迫在眉睫。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工具,低值耗材的采购、库存、分发及使用同样可以实现系统化、透明化的管理,从而有效提升医疗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医用低值耗材管理现状

一、管理松散与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医用低值耗材的单价较低,其管理在医疗体系中往往被边缘化,相较于高值耗材的严格管理,低值耗材的管理显得较为松散。医院和科室对于低值耗材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


二、耗材使用与收费相分离

医用低值耗材一般由护士使用,但收费却必须根据医嘱进行。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医生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不畅或医嘱缺失,导致部分耗材使用费无法正确收取,增加了医疗成本。此外,由于低值耗材品种繁杂,规格型号众多,人工识别难度大,也容易出现错收、漏收现象。


三、库存管理不到位

医用低值耗材的库存管理普遍较为落后,缺乏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一方面,科室领用耗材的数量不受限制,导致已领取的耗材疏于管理,乱用超用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有些耗材长期不用也无人知晓,直至过期浪费。此外,由于低值耗材没有实行条码化管理,库存盘点和清查工作难度大,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


四、采购计划不合理

医用低值耗材的采购计划往往缺乏科学依据,仅凭经验盲目申请采购计划,容易造成存货积压和缺货现象。此外,由于采购部门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采购的耗材规格型号与实际使用不匹配,造成一定浪费。


五、信息化水平低

相较于高值耗材的条码化管理,医用低值耗材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导致耗材的采购、库存、使用等环节无法实现全程追溯和实时监控。这不仅增加了管理难度,也降低了管理效率。


保力医用耗材SPD管理平台

保力医院SPD供应链管理平台,是帮助医院实现与外部供应商的专业化分工,协同管理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让医院更好地进行内外数据对接,信息传递,提高供应链运营质量。供应链系统互通互联平台,能显著优化物流中心管理主体和商业供应模式,解决院内外业务管理问题。在保障日常科室消耗供给的基础上,降低医院管理成本,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有效避免库房耗材积压,降低出错率,提升物资耗材精细化管理水平。


报价咨询
申请试用
电话咨询
售前电话:18682485972
售前电话:13530100521
关注我们
微信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