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是公立医院维持医院运行发展极其重要的国有资产,医院各临床科室医疗工作的开展,医患病痛的治愈,医疗设备对医生、病人、科研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
然而,医疗设备在日常运营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情况,本文从财务视角对设备管理使用权属不清、内控制有待完善、报废手续不严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设备管理核算中常见的问题,并就问题从健全管理、明确职能、加强内控核算、大型设备管理、设备清查、严格报废管理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医疗设备是公立医院维持医院运行发展极其重要的国有资产,其价值在医院资产中所占比例达60%以上,是医院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重要资产。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医疗设备生命全周期的有效动态监测,充分发挥其效用,对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跟踪和定位:通过使用RFID技术或其他定位技术,实时跟踪和定位医疗设备的位置,有效避免设备丢失或被错误使用。
2.设备管理和维护:提供对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监测,包括设备的维修历史和保养计划的记录,以及提醒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有助于预防设备故障和延长设备寿命。
3.设备库存管理:系统可以对医院设备进行库存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入库、出库和报废等操作,有助于减少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可以生成设备的使用统计和分析报告,帮助医院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效率,为设备采购和调配提供依据,为医护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5.风险管理和患者安全:系统有助于提前识别和管理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记录和分析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和事故报告,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避免患者的意外伤害,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6.合规性和监管要求:系统有助于满足监管机构对医疗器械管理的要求,可以记录和报告与监管要求相关的信息,帮助医疗机构保持合规和通过监管审查。
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降低了医疗成本,还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是医疗机构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支持工具。
医疗设备生命周期全程管理是将每台医疗设备从申请购置、论证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到淘汰报废划分为几个连续的时期,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实施的设备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理。能够充分体现计划与控制结合、供应与管理结合、消耗与效益结合,使医院设备科管理工作始终集中统一,按计划、按步骤、按规律、按标准有条不紊地进行,便于更好的发挥管理职能,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保力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严格按照医院规范管理要求及医院设备科标准的流程设计,紧随和密切关注卫生部标准管理政策,立足卫生部“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法”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最新版)实施细则”,是建立合适医院实际应用、并符合卫生部标准的管理软件。
保力医疗设备管理软件涉及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涵盖了设备的计划、申请、购置论证、审批、谈判、审计、采购、验收、领用、固定资产管理、计量管理、维护维修、合同证照、效益分析以及报废全流程的管理,解决了设备科科长日常管理工作中最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