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备科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检查,而巡检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医疗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工程师数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医院医疗设备巡检制度都无法落到实处,往往只是跑马观花。一项对省内数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院设备巡检工作做得很肤浅。如何提升巡检质量成为各医院关注的重点。
1.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巡检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或异常,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对医疗服务的影响。定期检查和维护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设备老化或磨损导致的停机时间。
2.提升医疗质量:
稳定的医疗设备是确保医疗操作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巡检管理有助于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问题,可以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误诊或治疗失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3.降低医疗风险:
医疗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医疗事故或不良事件,给患者带来伤害。巡检管理有助于预防这些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4.优化资源利用:
有效的巡检管理可以合理安排设备的维修和更换计划,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通过对设备使用情况的监控和分析,可以优化设备的配置和布局,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5.满足监管要求:
医疗机构通常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其中就包括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要求。巡检管理有助于确保医院符合这些要求,避免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
6.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巡检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这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通过巡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完善巡检制度
1.制定详细的巡检计划:
根据设备的种类、使用频率、重要性等因素,制定详细的巡检计划,明确巡检的时间、内容、方法和责任人。巡检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确保巡检工作能够全面覆盖所有关键设备。
2.建立巡检记录和反馈机制:
对每次巡检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的问题、处理措施等。建立巡检结果的反馈机制,及时将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二、加强人员培训
1.提高巡检人员的专业技能:
定期对巡检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鼓励巡检人员参加相关的行业培训和认证,提高其专业水平。
2.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加强巡检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使其认识到设备巡检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案例分析、安全演练等方式,提高巡检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意识。
三、优化巡检流程
1.采用信息化手段: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巡检过程进行记录和管理,如使用巡检管理软件、移动设备等,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巡检数据的实时上传和共享,方便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获取巡检信息。
2.优化巡检路线和周期:
根据设备的布局和使用情况,优化巡检路线,减少巡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合理调整巡检周期,确保设备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四、强化质量控制
1.建立巡检质量评估体系:
制定巡检质量评估标准和指标,定期对巡检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通过评估结果对巡检人员进行奖惩,激励其提高巡检质量。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洁、润滑、调试等,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保力巡检管理模块旨在通过定期、系统的巡检工作,确保医院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该模块允许医院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情况,设置巡检项目和模板,制定并执行巡检计划,通过临床科室、设备科、原厂或维保公司的执行,完成巡检任务,最后进行巡检验收,形成闭环管理,提升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